大家好,我们探探一个颇有意思的历史话题:清宫无间斗的生存之道,为此,笔者精心收集整理了以下关于清宫无间斗攻略的详细资讯,与各位共享。
每日清晨,皇宫中的皇亲国戚都在做什么?
在古代,皇宫是一个等级严格的地方,规矩繁多,非同小可,以清朝为例,其宫廷生活更是规范至极,衣食住行无不讲究,且人人得守,尽管规矩有时会有例外,但有一条铁律,即便在晚清末年,西方先进观念渗透宫墙,这一传统仍得以维持。
清晨五点的宫廷生活
众所周知,清朝皇帝勤勉刻苦,即便在国势衰微之际,亦无荒唐之事,这归功于严厉的家规,正如清朝百姓所感叹:“本朝家法之严,迥异千古。”让清朝皇帝勤政不懈的因素之一,便是其严格的起床制度。
在清宫中,无论是皇帝、后妃还是宫女、太监、侍从、护卫,每天清晨5点都需准时起床,迎接新的一天,这一规定如同清宫生活中的铁律,无人敢逾矩。
即便是尊贵如慈禧太后,也不例外,慈禧太后是一个守规矩的保守派,伺候她的何荣儿及女官裕德龄都曾在回忆录中提到她早起的习惯。
慈禧太后是一位爱美之人,清晨梳洗打扮就需要近3小时,再加上用餐、吸烟,为保证早朝不误,她不得不将起床时间提前至凌晨3点。
自入宫之日起,不论酷暑严寒,慈禧太后均按时起床,即使身体不适,她也会在清晨5点起床梳洗,接受皇帝和后妃们的问候,这种习惯直至她生命的终结。
铁律的传承与败败归于尽
每天清晨5点起床,不论春秋寒暑,这成为了清朝的祖制,雍正皇帝是一位勤奋的皇帝,每天批改奏折至深夜,但因祖制规定,他不得不在清晨5点起床,导致每天睡眠不足4小时,不到60岁便离世。
清晨起床,是为了参加早朝,早朝在清朝被称为“御门听政”,康熙皇帝规定“御门听政”必须每日举行,各部门每日清晨在午门外集合,春夏于卯正一刻(6:15),秋冬于辰初一刻(7:15),进至中左门等候。
1小时后,开始汇报工作,就是每天必须参加例行早会,方可开始一天的工作,由于早会时间过早,大臣们多次请求改为满汉轮班制,但均被康熙拒绝,并写入《大清会典》,后世皇帝必须遵守。
子孙 教育,亦不能例外
清朝不仅要求皇帝早起,就连皇子们也要严格遵守,皇子们在6岁(虚岁)时就开始早起读书,读书时间为“卯入申出”,即从清晨5点到下午3点,共计10个小时。
《康熙起居注》记载了康熙26年6月初10,皇子们的学习生活安排:
- 辰时(3~5点):皇子起床,复习前一天的课程。
- 卯时(5~7点):早读诵课文,背诵完成后由师傅抽背,并写一纸楷体字。
- 辰时(7~9点):康熙皇帝前往书房检查皇子们的背书情况。
- 巳时(9~11点):练习书法。
- 午时(11~13点):午餐,之后继续学习,老师可休息。
- 未时(13~15点):练习射箭,之后由老师开始授课。
- 申时(15~17点):康熙皇帝再次检查皇子们的作业情况及射箭练习。
由此可见,清朝对皇室子孙的教育十分重视,这也是清朝很少出现昏君的原因之一。
这一早起制度,用“变态”一词来形容毫不为过,每天清晨5点起床,对任何人都相当痛苦,更不用说还是最晚不能超过5点,这样的变态制度一直维持至清朝灭亡。
参考资料:《康熙起居注》、《大清会典》
【END】
很多人提及皇帝,首先想到的是九五之尊、天选之子,认为他们天下由己,想杀谁就杀谁,后宫三千,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,当上皇帝真的就这么轻松吗?皇帝的生活并没有那么潇洒。
自从秦始皇创立“朕即天下”,作为天下之主,皇帝必须肩负起所有责任,这其中的艰辛,非同小可,以清朝为例,皇帝的作息必须遵循严格的规定。
清晨四点起床,不能晚于四点半或五点,若皇帝不想起床,想多睡一会儿,门口会有太监高喊:“黎明即起,万机代理”,如同复读机般,直到皇帝起床穿衣、开门,这个声音才会停止。
尽管心中不满,但作为太监,他们的职责就是催促皇帝起床,这是祖上传下来的权利。
至此,关于清宫无间斗攻略的介绍就到这里了,希望这些内容能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