话题切入正题,《西游记》中,沙僧为何未能获得佛号的封赐?这背后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?

答案或许并不那么显而易见,众所周知,《西游记》中,观音菩萨与诸多尊者层出不穷,但描述佛陀的篇章并不多,究其原因,西天雷音寺的最高领袖佛祖如来,也不过是佛陀之一,西天雷音寺中佛陀的数量自然不会太多。

唐僧身为金蝉子转世,是佛祖钦定的取经人,不能不予以封禅。

封禅唐僧为佛,孙悟空如何自处?那猴子可非等闲之辈,历经磨难保护唐僧取得真经,若仅封为使者或罗汉,猴子断然不会答应,必会在雷音寺中大闹一场,使得佛祖颜面扫地,无奈之下,佛祖只得忍痛赐予孙悟空“斗战胜佛”的封号。

至于猪八戒和沙僧,一个像长工一般挑着担子,一个则如同仆役般执鞭随行,若此二人被封佛,岂不成了“一人得道,鸡犬升天”的荒诞之事?

唐僧师徒四人取经成功,唐僧被封为“旃檀功德佛”,孙悟空被赐予“斗战胜佛”,猪八戒封为“净坛使者菩萨”,白龙马为“八部天龙广利菩萨”,唯有沙僧沦为“金身罗汉”,白龙马都已得菩萨之位,沙僧却沦为罗汉,究竟是天命不公,还是另有深意?

这背后,其实有一种解释:在佛教中,“佛”指的是觉悟者,代表智慧的圆满,佛教内部并无权利大小之分,只有觉悟深浅之分,唯有完全觉悟才能成佛,换句话说,能普度众生,为他人着想者,方称得上是佛,而我却认为,佛教中的等级极为森严,如老鼠或狮子下界为妖,被惩罚后现出原形即可,若有更甚者成为天庭一员,如黑熊怪,偷了袈裟,最终被观音点化成为守山大神,而白骨精却惨遭孙悟空打死,只有她一人如此结局,为何如此?因为整个《西游记》中,唯有白骨精是如此悲惨的结局,其他妖魔鬼怪都会得到解救,让孙悟空手下留情。

由此可见,佛教中理应有阶级权力关系,等级森严,沙僧未能成佛,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:

1、出身低微,无势力靠山:沙僧未下界前,不过是玉帝的“卷帘人”,玉帝出入时,他只需替玉帝掀一掀帘子,就像古代的侍女一样,身份低微,毫无任何地位,当沙僧不小心打翻了玉帝的“琉璃盏”时,玉帝怒不可遏,将他降职下界,沦落为杀人吃人的妖魔,这样一个身无靠山的人,为何佛祖会将“佛”位分封于他?假若佛祖分封于他,那如何管理其他罗汉呢?沙僧未能成佛,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他的出身。

汝之罪孽4完整攻略 汝之罪孽4剧情结局  第1张

2、佛系性格,默默无闻:在取经过程中,沙僧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牵马挑担和保护师傅,但常常连师傅都保护不住被妖怪劫走,有人会说,沙僧武功不好,难以抵挡妖魔的攻击,其实不然,在六耳猕猴假扮唐僧师徒四人前往西天取经时,沙僧看到假扮自己的沙僧时,气急败坏,于是在六耳猕猴的眼下将假沙僧打死,这说明沙僧的武功相当了得,但在取经路上,他真正出过几次手、当过几次妖?因为有大师兄孙悟空在,他做事总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,并未全心全意辅佐唐僧取经。

在人们心中,沙僧是一个老实本分、任劳任怨、毫无能耐的形象,是个非常平凡的人,若仔细阅读《西游记》的原著,对他的认识就会发生很大变化。

汝之罪孽4完整攻略 汝之罪孽4剧情结局  第2张

(此处插入图片)

沙僧不仅不是个无能之辈,不仅不是个庸庸碌碌之人,若单论智商和情商,单论对自己所作所为判断之准、实践之深、城府之重,恐怕无人能出其右。

汝之罪孽4完整攻略 汝之罪孽4剧情结局  第3张

沙僧原本是玉帝的“卷帘人”,相当于皇上身边的近侍,这个人必须是皇上绝对信任的人,除此外,他还加上大将二字,这就说明玉帝不仅对他非常信任,他还是玉帝的贴身保镖,相当于皇上的秘书、司机兼保安队长。

如此一来,人们不禁疑问,为何取经过程中斩妖除怪,他的业绩最差?沙和尚能不出力的一定不出,能不负的责任尽量不负,而且还很会捧人,遇事都往后缩,这是沙和尚非常精明的地方。

汝之罪孽4完整攻略 汝之罪孽4剧情结局  第4张

就这样,十四年取经之路,沙僧没什么大贡献,基本上是靠和稀泥来稳定了团队,没起什么决定性作用,却封了个“金身罗汉”,他的收益完全超出预期。

但话说回来,沙僧就应了那句话“机关算尽太聪明”,“金身罗汉”和“斗战胜佛”整整相差了一个级别!他要是再想从罗汉变成佛,那就不定要多少年,还要看有没有机缘,佛祖早已看透了他这点小算盘,瞒得了谁,也瞒不了佛祖,所以很公平的给几个人封赏。

汝之罪孽4完整攻略 汝之罪孽4剧情结局  第5张

《西游记》也是给我们提个醒:人生在世,算计也没错,但你要处处算计,机心太重,处处不肯使力,处处都是利不少得,害不伤身,责任别人担着,好处自个捞,如果都这么想的话,你可能收获一些眼前利益,但是大业绩、大功利,恐怕是做不到的。

那些机关算尽,最终能成就和收获的,还是抵不过那些勤奋肯干、愿意付出的人,这也算是沙和尚给我们的启迪吧!

汝之罪孽4完整攻略 汝之罪孽4剧情结局  第6张

至此,以上就是小编关于《汝之罪孽4》攻略的介绍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