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位朋友,大家好!小编偶然涉猎到一个颇为引人深思的话题——围绕着《宋江传》中的红线攻略展开的讨论,我整理了一份关于《宋江传》红线攻略的详细解析,现在就与大家分享。

为何晁盖不将首领之位传给宋江?

晁盖与宋江,骨子里乃是两类人物,价值观与核心追求均大相径庭,晁盖在察觉到这一点后,便心中难以将首领的职责交付于宋江。

晁盖,一位典型的草莽英雄,心中尊崇的乃是大义,他仗义疏财,不畏出身,广交天下英雄,在他带领下,梁山泊势力迅猛扩张,不仅聚集了武力超群的豪杰,如智多星吴用、精通水战的阮氏三兄弟等各路英才,更是极大地丰富了梁山泊的软实力;晁盖为梁山泊定下了严守的规矩,不滥杀无辜,真正确立了梁山好汉“替天行道”的声望;最为关键的是,晁盖胸怀宽广,不嫉妒贤能,即便宋江上山后,晁盖也曾经真心实意地将首领之位让予宋江,但后来的发现让他意识到二者理念的歧途,便逐渐疏远了。

宋江则是一位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文人,心中信仰的乃是对“忠”的坚持,他内心深处渴望在朝廷中施展抱负,即便君主昏庸,奸臣擅权,他仍渴望为国效力,即便落草梁山,也不过是权宜之计,他从未放弃过在朝中封妻荫子的梦想,甚至希望带领兄弟们一同归顺朝廷,从他将“聚义厅”更名为“忠义堂”这一举措中,可见其内心对英雄聚义的看法——终非长久之计,必须将兄弟们引向“正途”。

晁盖在生前已经意识到宋江与梁山兄弟理念上的不同,故而与他日渐疏离,到了后期,晁盖与宋江在军事政治上的分歧愈发严重,两人仿佛同床异梦,晁盖看重与宋江的兄弟情谊,即便看清宋江的计谋,也不便直言,不愿伤害他的心,宋江却愈发执着于自己的所谓忠义,开始独断专行,每当晁盖想带兵出战,宋江便会以“兄长乃一寨之主,岂可轻举妄动”为由劝阻,这样一来,梁山泊的决策权自然而然地落在了宋江手中。

晁盖在临终前对宋江说:“贤弟保重,若有人能射死我,他便继任梁山泊之主!”晁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,希望阻止宋江的权力扩张,期望梁山泊的领导者是一位武艺超群的武将,哪怕不是宋江也行,以便让梁山泊的兄弟们有出路。

晁盖深知宋江渴望投降朝廷的心思,因此拒绝将他视为首领的接班人。

宋江传红线攻略 水浒宋江传红线攻略  第1张

宋江传红线攻略 水浒宋江传红线攻略  第2张

宋江传红线攻略 水浒宋江传红线攻略  第3张

晁盖至死都没有将首领之位传给宋江,尽管宋江曾假装谦让,但这不过是敷衍了事,他只想让宋江担任副手,为其效力,宋江抢夺的越多,势力越壮大,使得原本视为对手的晁盖也产生了抢夺的念头,终不幸中箭。

宋江与晁盖的矛盾并非简单的阶级或路线斗争,而是如同王伦一般,争夺梁山泊的主导权,是一场典型的权力斗争。

有人会问:为何晁盖要江州救宋江,为何会带上一位潜在的对手?这一切并非个人意志所能转移,花荣作为宋江派系的头目,曾以射箭震慑晁盖等人,宋江对晁盖有恩,吴用也倾心于宋江,当宋江在江州发展了戴宗、李逵、李俊、张顺等人后,实力明显超过了晁盖(晁天王在梁山缺乏扩张势力),吴用见风使舵,偏向宋江。

晁盖认识到如果不及时扩张势力,极有可能会步王伦的后尘,于是前往曾头市挑战,结果不幸丧命。

在临终前不将首领之位传给宋江,是因为对宋江的深深怨恨,希望杀掉李文恭(必定是高手)与宋江火并,这足以看出晁盖的狠辣,宋江、吴用、卢俊义等人在后世的处理下,巧妙地化解了这一矛盾,使得梁山在小说第七十回达到了巅峰,完成了108将的聚义。

至此,宋江传》红线攻略的介绍就到这里,希望这次的分享能为大家带来一些启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