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日带大家走进一场时光倒流,回到那个波诡云谲的二战年代,这里有一个引人入胜的话题:没有弹射器的二战美军航母,舰载机是如何顺利起飞的呢?让我们一起揭开这神秘的面纱。
二战期间,不仅仅是美国海军,包括英国、日本在内的所有国家的航空母舰都没有配备弹射器,这些舰载机是如何从航母飞行甲板上起飞的呢?
答案很简单,二战期间的舰载机普遍采用活塞式发动机的螺旋桨动力飞机,其起降速度不高,起飞滑跑距离也不长,当时航母的飞行甲板长度,对于这些飞机来说,已经足够让它们正常起飞。
美国海军战争后期主力战斗机之一的F4U,其起飞滑跑距离仅需250米,起飞速度也只有180公里/小时,而另一种主力舰载战斗机F6F的起飞滑跑距离不过244米,这些数据足以说明,即便是较为沉重的SBD-5俯冲轰炸机,在舰载机起飞时,只要25节甲板风,起飞滑跑距离也只需要约173米。
当时航母飞行甲板的长度也足以满足需求,比如美国的主力航母埃塞克斯级,飞行甲板长度超过246米;战前建造的约克城级,长度也与埃塞克斯级相当,即使是护航航母,飞行甲板长度也有150米,起降战斗机毫无压力。
至于弹射器,二战期间各国装备的多数为液压弹射器和火药弹射器,弹射一架飞机耗时大约2分钟,效率远不如飞机自行滑跑起飞,因此主要用于放飞舰载的水上侦察机。
随着二战舰载机重量的增加,其对起飞速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,二战航母并没有大规模采用蒸汽弹射器,据传,美国航母当时就已经配备了弹射器,但由于使用次数较少,因此鲜为人知。
二战后期,随着喷气式动力飞机的兴起,舰载机重量增大,对起飞速度的要求也随之提高,这时,弹射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,开始逐渐成为航母标配。
二战的航母舰载机虽不能与如今的喷气式战斗机相提并论,但在那个时代,它们凭借自身优势,完成了无数次辉煌的战功,通过这次话题的探讨,我们对那个时代的航母和舰载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。
感谢您的阅读!希望这篇文章能给您带来新的收获。
发表评论